top of page

舊款5G手機和新款5G手機網路品質大不同?

已更新:8月8日


📊 台灣5G基站現況(2025年)

  1. 主要電信業者

    • 中華電信、遠傳電信、台灣大哥大(三大業者合併或共頻共站)

    • 基站多數分布於都市、人口密集區,郊區仍以4G+5G NSA模式運作

  2. 使用頻段

    • 主力:Sub-6GHz(n78 3.5GHz)

    • 部分:700MHz(n28)、**2100MHz(n1/n5)**做覆蓋補強

    • 尚未全面:毫米波(mmWave n257/n258)還屬測試或特定場域

📱 舊款 5G 手機與基站匹配問題

  1. 頻段支援不足

    • 早期(2020-2021)推出的 5G 手機,可能只支援部分頻段例:只支援 n78,缺少 n28/n1 → 在室內或郊區會掉速甚至回落 4G

  2. 基帶晶片效率

    • 舊款 5G 手機使用的晶片(如 Snapdragon 765G / X50 Modem)

      • CA(載波聚合) 支援度低

      • 在弱訊環境下切換與維持 5G 的能力較差

  3. 天線設計與 MIMO 效能

    • 舊款手機多數為 2x2 MIMO

    • 新款普遍 4x4 MIMO,可同時收發更多資料 → 穩定性更高

  4. NSA 與 SA 網路模式

    • 台灣目前多為 NSA(5G + 4G 共用核心網)

    • 舊機種在 NSA模式 表現差距不大

    • 但當電信開始推 SA模式(純5G核心網)時,老手機可能不支援 → 無法享受低延遲或高速

📉 實際影響範例

使用情境

舊款5G手機

新款5G手機

都市戶外(近基站)

速度差異小

速度差異小

室內(穿透力需求)

容易降速或回4G

仍可維持5G

郊區/高速公路

無法連到700MHz 5G,變回4G

可用n28延伸覆蓋

高負載場合(演唱會)

因天線與CA限制,速度掉更快

可維持較佳速率

🔍 結論

  • 影響關鍵在於:頻段支援、天線設計、基帶晶片代數

  • 舊款 5G 手機在「訊號邊緣區」或「室內穿透」的表現明顯較差

  • 未來 1-2 年,若台灣 5G SA 覆蓋提升,舊款手機可能失去支援,會更快回落 4G

我可以幫你做一份對應台灣電信三大業者+舊款5G手機型號清單的對照表,直接看哪幾支機型在現在的基站環境會有明顯劣勢,讓報告更精準。你要我直接加上那份表格嗎?這樣會更容易給客戶或讀者看懂。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